最近比较忙,微信消息不常关注,老母亲昨天不间断发视频、语音给我,她时常给我发各种视频、语音,我都没及时看,这一次也是不怎么及时看的。但是有个视频拍着舅舅家的儿子,我是有点不好的感觉的。傍晚看完才知道,外婆仙逝了。我远在北京,多段语音劝我不用回去。我怎能不回去呢?这跟距离无关。晚上辗转难眠,想起以前的诸多片段。
我的每个除夕
从我记事起,每年除夕基本要去外婆家一趟。从潮汕的习俗看,这是比较奇怪的,一般是初二去外婆家比较合适,母亲没有带我初二去过,给我解释,那是他们村的习俗。我对这个习俗抱有疑问。
待我上完大学,参加工作,舅妈开始邀请我初二再去,但我已经形成习惯,还是除夕去走亲戚。但,今年没有机会除夕去走亲戚了。
母亲的除夕
母亲时常跟我说,她运气最好,不用过生日,除夕出生的,因为过年就很热闹。是啊,除夕是个大鱼大肉的日子。但我们家不怎么吃鸡肉,所以我养成不爱吃鸡的习惯,说到底一个人饮食习惯,来自儿时的味觉记忆。偶然发现,是母亲不喜欢吃鸡肉。
有一次,我试探问了原因。文化大革命期间,外公就去世了,外婆一直一个人,养家糊口,但是在那个艰难的时代,吃肉是比较困难的。有一年过年,母亲发现有鸡肉,高兴的吃起来,刚吃就吐了,那个深刻的印象让她不再怎么碰鸡肉。后来才知道,外婆不得已,为了给孩子们尝试肉味,偶然发现一个落入粪坑的鸡,捞起来带了回家。
大学学费
潮汕农村家庭,多兄弟姐妹,日常开销不小,大学第一年,还不知道勤工俭学的途径可以免息贷款,学费差点凑不齐,家里多方讨借没有筹齐,后来母亲高兴的说,凑齐了,外婆给了一千多。现在还记得那一摞十块钱累积起来的钞票,一股樟脑丸味道,我不知道喜好刺绣的外婆,花费了多少个日夜才赚取了这么多钱。
孤单的老人
我不知道外婆叫什么,只知道她很坚强,一直一个人,养家糊口,勤俭为人,爱好甜食。从1927-2023,她走完了她的一生,穿越战争、建国、文革、改革、新时代,她始终没有离开她的故乡太远,听说最远也就徒步走到汕尾。但是她孙子们,都走的比较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