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手
大概2个多月,小孩有吃手的习惯,大概有几种:
1、躺着无聊,含着吃一会
2、半夜醒来,周围没人,含着吃一会
3、肚子饿了,还没喂奶,先含一会
吃手,让小孩感知到手的存在,原来还有手这个好东西。周六司庆嘉年华,带娃到锦绣中华逛,碰到几个同事,大多数五六月的娃,也是含着手相见,睡着也含着。
所以,来张吃小鸡腿照片吧:
吃手
大概2个多月,小孩有吃手的习惯,大概有几种:
1、躺着无聊,含着吃一会
2、半夜醒来,周围没人,含着吃一会
3、肚子饿了,还没喂奶,先含一会
吃手,让小孩感知到手的存在,原来还有手这个好东西。周六司庆嘉年华,带娃到锦绣中华逛,碰到几个同事,大多数五六月的娃,也是含着手相见,睡着也含着。
所以,来张吃小鸡腿照片吧:
开始听五月天的歌,大约是在高中的时候,03、04年的样子。
第一次听他们的演唱会,却是2016年才达成。隔了十多年。
高中的同学后来说,很遗憾没有在高中的时候去听他们的演唱会,再去的时候,已经完全不是当时的感受了。
真的是这样么?无从比较。在我开始念大学的前一年,他们其实还有在跑校园演唱会,也会来交大。然后,就没有再继续了。
听了2场演唱会,很high,有戳泪点的地方,很开心的回忆。想说,比起深圳,五月天还是比较善待上海。而且八万人合唱的效果太震撼了,满满的回音,甚至有时完全盖过了主唱的声音(恩,明年去买香港的票。)
回来之后,在B站各种补档。15年前的《今夜好不好》,《OK啦五月天》,新出炉的《好9不见五月天》,发现原来有好多他们的歌没有听过。
对于要不要听他们早期的歌,本来是抱着比较不太想可以去找的心情。想着也许会有当年的时代感,会觉得失望什么的。保持距离比较好。但是在补档的过程中,发现前3张专辑其实非常好听,每首歌现在听了也都是非常棒。
每次听他们的歌的时候,觉得,恩应该可以拿来跑步。(虽然已经很久没有跑步了)
我们的“观点”是带有情感的,比如:圈内、圈外,我们习惯性的把自己圈子内的人划为“优秀的等级”,我们圈内的成功是理所当然的,是信手拈来的,我们圈外的成功是匪夷所思的。再比如:偶像言论、权威膜拜。再比如:对自己的评价。
所以,我们的“观点”是要被批判的。批判即,对我们的思维进行二次求解,使之脱离我们主体,也能成立。曰:批判性思维
轮班
长时间,每天晚上2-3次起来,有些累;在熟练掌握:冲奶粉、喂奶、换尿布等核心技能之后,就能采取“轮班”制了 娃妈主攻白天,晚上早些休息,睡次卧 娃爸主攻上半夜,晚上睡的比较晚,睡次卧
换班换床是个关键步骤,否则还是会被吵醒的
前提,房子够大
嗯
前提满足
催奶
娃妈坚持母乳喂养,月嫂总是唠叨奶不够(意思是加奶粉),话说来,奶粉确实方便,小孩吃饱了睡,比较容易带。娃妈对奶粉“深恶痛绝”,冷眼旁观(昨天从香港带了奶粉回来,被认为是 月嫂派,看来站错队了)...
so,母乳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催奶。
娃姥姥家有个方子,或许是个老中医的方子,从家里抓了些药寄了过来。
方子一曰:通,二曰:催
娃有些黄疸,这方子还附带退黄疸功能。我开始是拒绝的。广东人一般吃“猪蹄姜”,潮汕人首推“益母草+瘦肉”,食补最好。 娃姥姥也是个犟脾气,熬了汤药,甚是积极,按点催着喝。
看起来是有效果,记之。